【多病共防】预防春季传染病 这些知识请掌握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这些传染病在学校等人员密集地极易传播流行。因此,了解足够的春季传染病知识对于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空气飞沫方式传播。
它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 可达39℃-40℃ ),伴有畏寒、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接触患者1~7天发病。
预防建议:
(一)流感患者应及时就诊治疗,隔离至体温正常后48小时才能复课。
(二)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三)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强体质。
(四)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
二、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该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所有人都普遍易感该病毒,学校、家庭、医院、社区、幼儿园、旅游区等人群聚集场所易于出现诺如病毒感染疫情。
诺如病毒环境抵抗力强,酒精和免洗手消毒液没有灭活效果!!!但使用较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可灭活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一起暴发疫情中可能存在多种传播途径。在门急诊,常常见到家长焦急地和医生说:“我家孩子一直吐,吃什么吐什么,这是怎么了。”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以轻症为主,常见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可伴有发热、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儿童常见呕吐,成人则腹泻居多。感染潜伏期短,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预防建议:
(一)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应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
(二)如果家人感染诺如病毒,患病家人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去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婴幼儿。
(三)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高风险感染诺如病毒的食品应保证彻底煮熟。
(四)诺如病毒胃肠炎病人患病期间最好居家主动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因为症状完全消失后患者还有少量排毒),避免传染给其他人。
(五)做好日常消毒。发生诺如病毒胃肠炎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做好全面消毒工作,重点对被患者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最常用的是含氯消毒剂。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年龄为5-15岁,四季均有流行。
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肿痛具有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状如梨形或马蹄形,边缘不清,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部分患儿常伴有并发症。
患者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接触患者2-3周发病。
预防建议:
(一)房间开窗通风很重要。
(二)早期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达9天后才能上学。接触过腮腺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3周。
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传染力极强。水痘患者是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可通过接触患者和空气飞沫传播。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接触患者12-21天发病。
预防建议:
(一)房间定时开窗通风,尽可能的让阳光照射,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
(二)隔离患者要皮疹全部结痂才能复课。对已接触的易感儿,需要观察3周。
(三)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即可有效预防水痘,也能降低日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
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微博